湖北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 二維碼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大力推動全社會節水,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保障全省水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方案。 湖北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節水優先”方針,大力推動全社會節水,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保障全省水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和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和省政府各項部署,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把節水作為解決我省水資源問題的重要舉措,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落實目標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加快推進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提高用水效率,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湖北,推進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基礎保障。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趨于完善,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管理機制逐步健全,節水效果初步顯現。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低30%,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24以上,全省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到2022年,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節水產業建設、非常規水利用取得有效進展,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節水意識明顯增強。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37%和38%,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4以上,全省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65.91億立方米以內。 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節水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完善的市場調節機制、先進的技術支撐體系,節水護水惜水成為社會自覺行動,全省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68.91億立方米以內,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 三、重點行動 (一)總量強度雙控 1.強化用水指標剛性約束。嚴格實行區域用水總量控制和強度控制。健全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用水總量、用水強度控制指標體系,強化節水約束性指標管理。劃定水資源承載能力地區分類,實施差別化管控措施,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到2020年,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產品和生活服務業的先進用水定額體系。 2.嚴格用水全過程管理。開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工作,從源頭上把好節水關。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完善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出臺重大規劃水資源論證實施意見。加強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多元、梯級和安全利用。強制推動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嚴格規范取水許可管理。到2022年,全省30%以上縣(區)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鄂北地區全面完成節水型社會達標創建。 3.強化節水監督管理。嚴格實行計劃用水監督管理。對重點地區、領域、行業、產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加強用水計量統計,提高用水計量率,完善計量設施。實行用水統計和報告制度,鼓勵年用水總量超過10萬立方米的企業或園區設立水務經理。建立倒逼機制,將用水戶違規記錄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到2020年,建立省、市、縣三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 (二)農業節水增效 4.大力推進節水灌溉。加快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開展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綜合推進農業節水體系建設。統籌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用于農業灌溉。到2020年,每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50萬畝。到2022年,創建3個以上節水型灌區和5個節水農業示范區。 5.優化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根據水資源條件,推進適水種植、量水生產。在缺水地區,適度壓減高耗水作物,擴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種植比例,選育推廣耐旱農作物新品種;在鄂西山區和鄂北崗地積極發展集雨節灌,增強蓄水保墑能力。到2022年,創建5個旱作農業示范區。 6.推廣種養殖生態節水方式。實施規模養殖場節水改造和建設,推行先進適用的節水型畜禽養殖方式,加快建設農業節水示范園區。發展節水漁業,推廣循環化梯級化節水養殖技術應用。在江漢平原豐水地區科學發展“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到2022年,全省建設5個畜漁業節水示范工程。 7.加快推進農村生活節水。加強農村生活用水設施改造,實行計量收費。加快村鎮生活供水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與改造。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廣使用節水器具。結合村莊建設開展節水示范行政村創建工作。 (三)工業節水減排 8.大力推進工業節水改造。完善供用水計量體系和在線監測體系,強化生產用水管理。大力推廣節水工藝和技術,支持企業開展節水技術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重點企業要定期開展水平衡測試、用水審計及水效對標。對超過取水定額標準的企業分類分步限期實施節水改造。 9.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增效。實施節水管理和改造升級,采用差別水價以及樹立節水標桿等措施,促進高耗水企業加強廢水深度處理和達標再利用。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增效。到2022年,在高耗水行業建成一批節水型企業。 10.積極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現有企業和園區要開展以節水為重點內容的綠色高質量轉型升級和循環化改造。新建企業和園區要在規劃布局時,統籌供排水、水處理及循環利用設施建設,推動企業間的用水系統集成優化,并需通過節水評價。到2022年,創建一批國家級節水標桿企業、節水標桿園區。 (四)城鎮節水降損 11.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節水工作系統性,將節水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各環節,實現優水優用、循環循序利用。新建小區、城市道路、公共綠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集蓄利用設施。重點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與改造,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鼓勵構建城鎮良性水循環系統,嚴禁盲目擴大景觀、娛樂水域面積。到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 12.大幅降低供水管網漏損。加快制定和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建設方案,完善供水管網檢漏制度。加強公共供水系統運行監督管理,協同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專業化管理。到2020年,在4個及以上城市開展城市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 13.深入開展公共領域節水。城市園林綠化、公共機構要深入開展節水工作,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科學核定居民階梯水量,推動城鎮居民家庭節水,普及推廣節水器具。到2022年,中央在漢單位、省直機關、市縣級機關建成節水型公共機構,50%以上的省直屬事業單位及市縣級直屬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節水型高校,開展中小學節水校園建設。 14.嚴控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從嚴控制用水定額,采用低耗水、循環用水等節水技術、設備與工藝,嚴控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優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 (五)科技創新引領 15.加快關鍵節水技術裝備研發。推動節水技術與工藝創新,優先支持用水精準計量、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精準節水灌溉控制、管網漏損監測智能化、非常規水利用等先進技術及適用設備研發。 16.促進節水技術轉化推廣。開展集成創新,充分調動高校、科研機構、科技社團和用水企業等各方力量,建立“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節水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節水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節水技術、產品、設備使用示范基地和節水型社會創新試點建設。加強節水交流合作。 17.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鼓勵企業加大節水裝備及產品研發、設計和生產投入。積極開展節水技術、產品的評價,規范節水產品市場,培育節水產業。到2022年,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節水服務企業。 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一)推進水價水市場改革。建立健全城鎮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建立有利于再生水利用的價格政策。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水資源使用權確權,明確行政區域取用水權益,科學核定取用水戶許可水量。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二)完善節水財稅政策。推動水資源稅改革。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按照事權劃分落實主體責任,統籌資金支持節水型社會建設、節水標準制定、節水技術設備推廣、節水宣傳教育等工作。完善助力節水產業發展的價格、投資等政策,落實節水稅收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稅收優惠政策對節水技術研發、企業節水、水資源保護和再利用等方面的支持引導作用。(三)健全節水標準體系。加快修訂完善節水標準和省級用水定額標準體系。逐步建立節水標準實時跟蹤、評估、監督機制。到2022年,節水標準基本覆蓋取水定額、節水型公共機構、節水型企業、產品水效、水利用與處理設備、非常規水利用、水回用等方面。(四)推動合同節水管理。創新節水服務模式,完善委托運營服務機制,引導和推動合同節水管理,探索可供推廣、借鑒的高校合同節水模式。拓展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節水領域,整合市場資源要素,為節水改造和管理提供服務。(五)實施水效領跑和節水認證。落實水效標識建設,開展節水認證和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爭創水效領跑者,樹立節水先進標桿,鼓勵開展水效對標達標活動。到2022年,在用水產品、用水企業、灌區、公共機構和節水型城市中創建一批水效領跑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節水工作的領導,統籌推動節水工作。省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節水工作。省水利廳牽頭,會同省發改委等部門建立節約用水工作廳際協調機制,協調解決節水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轄區節水工作負總責,落實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確保節水行動各項任務完成。(二)推動法治建設。完善節水法規制度,規范用水行為。加快制訂湖北省節約用水條例。(三)提升節水意識。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及輿論引導機制。加強國情省情水情教育,開展節水進校園等活動,普及節水知識。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創建一批節水示范基地。(四)強化節水監督考核。逐步建立節水目標責任制,將水資源節約和保護的主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建立完善節水監督考核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作,嚴格節水責任追究。來源: 湖北日報 相關資訊閱讀 相關資訊閱讀 副標題 使用碧涂反滲透阻垢劑的優勢是什么?BITU碧涂水處理科技反滲透阻垢劑產品采用專利技術配方,具有廣譜高效的阻垢分散膜保護效果,能有效延長膜的清洗周期及使用壽命,降低企業的生產運行成本,廠家并能提供免費的操作應用技術培訓與技術服務,大型設備提供24小時技術響應,稱心、放心、順心,是我們對用戶的承諾。
2020-07-15
在臨近鼠年新年之際,bitu/碧涂水處理科技營銷部喜事連連,近日,bitu反滲透阻垢劑廠家與四川用戶簽訂2020年度合作協議,為用戶提供包括反滲透阻垢劑、反滲透還原劑等全系列反滲透藥劑產品,合作期限一年,到期續簽。
2020-06-13
已經到底了~ |
產品搜索
碧涂水處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聯系QQ:2762813979 郵箱:2762813979@qq.com 手機:13867465794 公眾號ID:shbtscl 地址:上海奉賢海灣經濟園區 郵編:201419 碧涂微信公眾號 阻垢劑產品推薦
|